白內障手術的新發展

撰文:梁有松醫師

1. 超音波雷射的應用

  超音波是指頻率大於2萬赫茲的聲波,已超過人耳所能聞的上限。超音波儀器內有能量轉換裝置,可以將電能轉換為聲能,以發射出超音波,或者將聲能轉換為電能,當成超音波接收器。

  超音波的應用,大致上可分為低功率及高功率兩類。低功率超音波主要用於診斷方面。如眼部掃描可以發現眼球形態及結構上的異常。此外,計算超音波穿透眼內各層組織再反射回來的時間,乘上超音波在各層組織間前進的速度,可以得到眼球大小的資料。

  一般來說,近視眼的眼球較大,前後軸較長,遠視則較短。利用眼軸長度以及角膜彎曲度等資料,可以計算出白內障手術植入人工水晶體鏡片所需要的度數,以改善病患手術後的視力。

  高功率超音波主要用於治療方面,如目前流行的超音波晶體乳化術,利用一支3毫米左右的超音波探針,進入眼內將固態的白內障乳化成液體再吸出。配合迷你型的人工水晶體植入術,手術後的傷口較小,復原較快,甚至可以不必使用縫線就可癒合。同時眼球手術後形狀較不會改變,可以減少散光的發生機會,使視力得到更大的改善。此項技術本院眼科於3、4年前即已引進,經過不斷改良,時至今日,已可成為一種常規性的手術方式。


2. 雷射的應用

  雷射光是一種高強度,直線進行的單色光束。利用雷射光的光束集中的特性,可以做定點照射、燒灼或將堅硬抗熱的物質汽化等功用。

  雷射光在眼科上的應用極為廣泛,如角膜整形術,藉改變角膜表面彎曲度以調整眼球屈光度數;虹膜穿孔術以治療青光眼;以及網膜光凝術以減少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之發展等。

  白內障手術時,打開前囊取出白內障的中心核及周邊皮質後,一般都會留下後囊以放置後房型人工水晶體。手術一段時間後,後囊可能會纖維化及細胞增生,形成一片白膜而影響到視線,即所謂續發性白內障或二次白內障。此時可以用雷射光照射,將售點對準後囊予以打開一個缺口,從而恢復視力,免除再度開刀的痛苦。

  雷射晶體乳化手術目前在國外尚在實驗階段。利用雷射光照射在一片鈦金屬上產生的衝擊波,可將白內障打碎再吸出。雷射探針可以小到2毫米左右。由於目前尚有許多技術上的問題待克服,裝置人工水晶體時仍然必須將傷口大才能植入等,雷射晶體乳化手術尚須其他條件配合才能顯出其優點。目前只有極少數的病例報告,預料它仍會在往後幾年持續引起大眾的注意。

  科技的進步,將帶動醫療及觀念上的革新。白內障手術在過去20年間的變動遠超出以前的想像,這種情況將繼續下去,到下一個世紀應有另一番面貌。


(原文刊於長庚醫訊1994年5月號)

衛教資料非教科書,有病一定要請教醫師

回衛教目錄